top of page

《N39°->N25°- 青年藝術100精選展》

典藏今藝術,No.255

 

 

 

此次於朝代畫廊展出的「《N39°->N25°- 青年藝術100精選展》」,與三年前畫廊總監劉旭圃的中國求學之行,是促成此展的必然因果。相較於台灣所熟悉的畫廊(第一市場)與拍賣(第二市場),中國於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,和第一及第二市場常見的模式不同,「青年藝術家推廣平台」(簡稱青平台,如此次畫廊所引介的「青年藝術100」)所代表第三方平台的機制順勢而起。有別於台灣常見的競賽式徵件與補助申請,青平台通常由一專業團隊主導,不迴避商業販售的考量,透過巡迴展覽或專案合作等多樣方式來推廣青年藝術家,相較於台灣簽訂的藝術家個人代裡約,青平台則簽署特定作品的「作品經紀約」,以最小限度、雙方都無負擔的狀況下達成合作,讓藝術家的自由度與作品效應動能皆持續發酵。

 

 

曾親身參與「青年藝術100」的劉旭圃表示,青平台的建置乍看有如現下流行的選秀節目,在市場端為入門藏家提供初試身手的處女地,在藝術家端最主要是搭建學院與專職藝術家實踐兩方的銜接,使藝術家職業化在青年時期即成為選擇。在展覽的座談會上,《藝外》採訪主編孫曉彤也評估中國產生青平台的原因,可能因美院畢業生的人數產量龐大,競爭也極為激烈,青年藝術家對於曝光機會態度積極,經專業評審篩選的青平台需求自然成形。然而她也表示青平台的建置使藝術家面對創作心態務實、具市場導向;相反的若沒有堅定信仰的創作者,很容易在逐利間迷失自己藝術的核心,在畫廊機制發展不夠穩建、成熟的狀態下,多頭的販售機制反而易形成一種序亂與產業面的難以累積。

 

 

對於引介這類中國的新興機制,劉旭圃表示相較於中國藝術界的熱絡,希望能提供一個參照與話題性,然而這樣中國櫥窗式的交流經驗,是否會成為朝代畫廊未來展覽規畫的主軸?他回顧求學經驗,認為中國藝術家的機會遠比台灣高出許多,然而台灣長年累積的機制與經驗仍是爆發中的中國所重視的,朝代畫廊未來不排除在兩岸的合作模式上能夠做更深遠的發揮,尤其是在中國體會到國際交流的迫切後,希望朝共享市場的共榮與前景努力,並持續扮演在地化質感畫廊的使命,漸次累積畫廊在藝術界的發言位置與對藝術界趨勢掌握的精確性。(張玉音)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