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電腦作畫可以重新來過,但手稿會有時間性、歷史性」
prestige 2016.April
林餘慶&魏杏諭
求學時期便一同創作,成軍近10年的林餘慶與魏杏諭,以代針筆與水性顏料在紙上作畫,打造出歡迎任何觀者加入的奇幻世界。
都是視覺傳播科系出身,一向都用電腦繪圖的他們,在創作時卻選擇以手繪的方式--由魏杏諭負責徒手以代針筆完成前段的打稿,後段的上色工作則交給林餘慶。「因為電腦作畫可以重新來過,但手稿會有時間性、歷史性。有時候需要塗黑的部分我們也都是用針筆塗,而非顏料,因為花費時間完成的部分看起來特別有感覺。」魏杏諭說明。多虧了他們的這份心思,為作品那繁複、活潑的畫面增添了更多生命力與動感,那的確是再怎麼聰明或精準的電腦繪圖軟體辦不到的。尤其使用水性顏料為細膩的構圖上色時,不能允許一絲出錯,開始上色後,有失誤就無法覆蓋了,百分百的專心是必備條件。
林餘慶訪談時坐在一旁幾乎不發一語,大多交給魏杏諭發言,偶爾開口也是簡短回應,令人很難相信畫作上繽紛的色彩皆是出自他手。對此魏杏諭表示,「我們兩個人其實很悶騷,內心是相當澎濟的,但因為不善於面對外界,所以便把那份情緒都投入在創作之中。」
10年來始終如一的是,他們每張 作品都會有個「小黑人」的蹤跡,「那代表著『自己』,任何人不管出生、死亡,永遠都只有自己一個人。」魏杏諭接著解釋。他們將任何真體的事物、抽象的情緒轉換成筆下的圖像,打造相當熱鬧且童心未泯的畫面,總是有本事引人投入情緒,一發不可自拔。以本月即將到坐落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銀川當代美術館參加《非常上癮--日常生活美學的再延伸》特展的作品<黃色關係>為例,他們以「黃色」本身作為發想,呈現了各種不同程度的黃色.,「畫面中間有個洞,裡面布滿了不斷拉扯及翻轉的小人。那個洞感覺上是個出口、也是個入口,有種穿透感。通常人們聽到『黃色關係』,可能會先想到:什麼關係?隨著因人而異的感受,這樣能發展出更多想像空間。」
近來除了增加了壓克力顏料、色鉛筆、山水筆墨水等素材,可輔助原本的作畫方式,並增加呈現的彩度、亮度外,畫面也有些轉變,「前期的背景會有圖騰,就好像跑得很慢時,背景可以看得比較清楚;但當跑得很快時,前景比較銳利,背景就慢慢淡掉。」如此這般的小細節,遍布於林餘慶與魏杏諭的作品中。拋開生活中偶爾侵襲的苦惱與憤恨,帶著一顆赤子之心進入他們的作品,展開一場超現實的探險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