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四分之三圓滿 | Fulfilled Actually》72.5x53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3 | 《我已預見那遼闊‧無限》《I Have Seen the Width of Confines with Boundless》 100x60cm,麻紙、綜合媒材 | Flax Paper ,Mixed Media,2012 |
---|---|
《蔓‧漫(一) | Extending(一)》41x27cm,布面綜合媒材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3 | 《蔓‧漫(二) | Extending(二)》53x41cm,布面綜合媒材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
《根據地 | Base Area》150x350cm(三連作),布面綜合媒材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 《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(一)》《Interweaving with Distance(一)》 62x62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3 |
《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(二)》《Interweaving with Distance(二)》 72.5x91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3 | 《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(三)》《Interweaving with Distance(三)》 41x53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3 |
《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(四)》《Interweaving with Distance(四)》 100x100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3 | 《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(五)》《Interweaving with Distance(五)》 65x50cm,布面綜合媒材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
《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(六)》《Interweaving with Distance(六)》100x150cm,布面綜合媒材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 《擴散,從邊界徘徊開始》《Diffusing from the Edge》 100x100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
《重疊著,片片段段》《Interweaving with Ambiguous Space》 100x100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 《那些曾經存在的溫度》《Those That Once Existed》 42x41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
《從邊界徘徊開始 》《Wandering from the Boundary》 100x100cm,布面綜合材料 | Mixed Media on Canvas,2014 |
吳尚邕
1988 生於台北
2009-2010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日本畫科交換生
2011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,獲學士學位
目前就讀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,攻讀碩士學位
個展
2014
-
「交織著,以某種距離」吳尚邕創作個展,朝代畫廊,台北,台灣
2011
-
「城市─無限想象」 吳尚邕繪畫創作展,新北市政府市府藝廊,台北,台灣
聯展(部分)
2014
-
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,台北世界貿易中心,台北,台灣
-
亞洲當代藝術展,香港港麗酒店,金鐘,香港
-
Young Art Taipei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,台北晶華酒店,台北,台灣
-
「Loop─在自覺與自抉中」膠彩畫家聯展,靜宜大學藝術中心,台中,台灣
-
「Le pont des Arts─蹦 of 台灣藝大書畫&愛知藝大日本畫」交流展,台藝大國際展覽廳,台北,台灣、伊藤美術店,名古屋,日本
-
「不安定因素」七人當代水墨聯展,朝代畫廊,台北,台灣
2013
-
「從邊界徘徊開始」五人創作聯展,自由人藝術公寓,台中,台灣
-
第十二屆藝術家博覽會,台北花博流行館、士林紙場1918─加工間、台南文創園區─ L型倉庫,台北、台南,台灣
-
Young Art Taipei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,台北喜來登大飯店,台北,台灣
-
「藝星覺醒,航向新銳藝術之海」,大象藝術空間館,台中,台灣
2012
-
「Super-Novart 超新星」,自由人藝術公寓、亞米藝術,台中,台灣
-
第十一屆藝術家博覽會,台北松山文創園區-2號倉庫、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─雅堂 館,台北、台中,台灣
-
陳進藝術文化獎得主邀請展,國立歷史博物館,台北,台灣
-
「狂彩雄渾」新生代水彩畫展,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,台北,台灣
2011
-
海峽兩岸藝術教育西部論壇交流展,重慶大學,四川,中國
-
「振彩繚繞」台灣膠彩新意象邀請展,東海大學,台中,台灣
2010
-
大墩台日交流展,沖繩縣立美術館,沖繩,日本
2009
-
京都膠彩畫材協會聯展,京都勸業館,京都,日本
獲獎、經歷(部分)
2012
-
第四屆台積電全國書法暨篆刻大賞 篆刻類 (第一名)
-
帝寶美展水墨類 (第三名)
2011
-
全國美術展水墨類 (銀牌獎)
-
第十六屆大墩美展水墨類 (第二名)、膠彩類 (第三名)
-
新北市美術展覽會 水墨類 全國組 (第二名)
2010
-
榮獲第十三屆 (陳進藝術文化獎)
-
第十五屆大墩美展膠彩類 (第一名)
2010、2009
-
第十、十一屆磺溪美展水墨膠彩類 (全興獎)
2009
-
第二十一屆北縣美展膠彩類 (第二名)
2008
-
第二屆美哉台灣華陽獎水彩創作比賽 (金牌獎)
2007
-
第三十五屆國父紀念館全國青年水彩寫生比賽 (第一名)
典藏
私人收藏
台灣印社
台北光華獅子會
板橋南區扶輪社
財團法人台積電文教基金會
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
財團法人國泰文教基金會
財團法人全興文教基金會
財團法人帝寶文教基金會
台北陽春水彩藝術會
台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
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
國立國父紀念館
「當公共領域被拋空時,私密的幻想就會成比例地出現。在最為物質的層次上,環境會促使人們將公共領域視為意義闕如,公共空間已成為移動的衍生物。」(參見理查‧桑內特《再會吧!公共人》第一章第三節〈死亡的公共空間〉)
在高密度發展的生活環境中,建築、道路、廣場等人為的公私領域與河流山川等自然元素,以不同狀態,相互交雜聚合而成。單從平面圖上閱讀一個陌生的城市,所有的道路街廓以及河流看似都交織在一塊兒,但若從放大、精密的剖面角度來解讀,交織卻不一定有交會,或許若即若離,或許貌合神離。當我們身處其中,感受到的往往是一個整體概括的複合印象,原構成分子浸淫在這緊密連結的複合架構中,彼此主客的相對關係,常變得渾沌而僵化。在這種狀態下,我們是否還能清晰的去感受事物本身,真正體會每件物體初始純粹的本質和存在意義?我試圖拆解城市種種空間樣貌,重新探索各初始個體在組合建構成整體前後,所呈現不同的意義與價值。這種解離又重組的跡轍,在不同的時空下,以不同距離與角度不斷游移、對焦。
我在創作中,將空間聚合體中的各個物件,除去過多慣性的可讀性表徵,使其各自回歸到精神與本質的層次。諸如:自植物中擷取有機物滋長與蔓延等意象;從橋梁道路萃取連結、傳導與工業化等象徵意涵。接著藉由塑建畫面的行為對現實樣貌進行有機的組合再造。經由反覆進退循環的過程,思索、探尋並開啟物與物之間新的對應和對話關係。畫中物件轉化重組後的意向,似明確又顯模糊;似可讀又不可盡讀。這種游移的狀態往往能讓觀者產生某些印象彷彿感,此時觀者自然較容易從自身的直覺感受出發,去理解、詮釋畫中的邏輯,進而釐出屬於自己觀看的脈絡,跳脫大眾化、傳統性、習慣性的認知框架──進而從中反思現今大都會中公共空間、私人領域與自然環境之間,巧妙並存卻又著實弔詭的諸多懸疑,並再次檢視人們身處在這公共聚合體中所扮演的角色。